top of page

洛桑滇增堪布的教授講義與教授錄音

《理鏡論》

作者:遍知榮墩獅子吼

闡述五中觀理聚論之要義的《理鏡論》是說明中觀見地的部分。『見地』是智慧最究竟的層面。「五種中觀理聚論」意思是有五個論典,都是在講空性的道理。包括《中觀根本論》,在漢地稱為《中論》,量非常多,而且裡面講得非常詳細;還有《六十理論》、《迴諍論》、講空性的《七十頌》和《研習論》,所以,有五部論典。絨敦馬威僧格把五部論典最關鍵、最難以理解的部分,闡述在現在的《理鏡論》之中。「理」是正理,「鏡」是鏡子。這部論就像一面鏡子,而五個中觀理聚論則像是一個演員的顏面,演員的顏面等會很清楚地展現在鏡子當中。同樣的,五種中觀論典的內容,很清楚展現在這部論裡面,所以這部論的名字就稱為《理鏡論》。「理」也是中觀理聚論的「理」,所以,理聚論的鏡子之論,解釋出來就是這樣子的。

《菩提心禪訣竅論》

作者:遍知榮墩獅子吼

 

菩提心是三時一切如來所行之道,經過觀修菩提心則能成就無上佛陀之果,所以大乘的經論及密續中的骨髓為菩提心,意思是一切大乘典籍都為闡述菩提心的儀軌。在此所選論點為大成就者薩惹哈傳與阿闍黎龍樹之《菩提心禪竅訣論》的密意,絨敦獅子吼解釋之書。內容有四個段落,直指自心、闡述心無生、進入心無生之禪定,以及由此理推一切法。此論我從藏文翻譯為中文,然後講給大眾,願此論能幫助到更多人士。

《甚深要意月光》── 解說中觀見地的要義燈

作者:遍知榮墩獅子吼

 

直指中觀見地之略義有三:

一、 見斷一切戲論

二、 以觀修實行其義

三、 以行增長之口訣

其中,以觀修實行分二:寂止和勝觀。勝觀亦分二:觀修人無我和法無我,由此二者說明外空、內空、兩者皆空。又因為必須斷除對二無我的實執,所以觀修兩者(人、法)皆無自性,以此說明了空性即空性之義。觀修此四種空性,當中攝受了一切觀修了知空性的見地。

 

觀修前三個空性,是斷除對有法上的增益;觀修空性即空性,則是斷除對法行上的增益。寂天菩薩曰:「事物及無事物,不住智慧之前時,沒有其他之行相,無緣極為成寂靜。」

《般若心經》疏:清晰母義論–《般若心經》的解說

作者:遍知榮墩獅子吼

 

《般若心經》的「般若」為能看清一切的眼,也就是佛陀的智慧,而佛陀的智慧是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可以得到的,因為它的起因就是我們的心。所以,心的發展有無限的可能。 想要尋找能照亮一切智慧的方法,要訣就在《般若經》當中。《般若經》有很多,如十萬頌、兩萬頌或八千頌等,而這些的「心要」就在《般若心經》當中,因而,被稱之為《般若心經》。

佛子行三十七頌 

作者:無著賢菩薩

 

《佛子行三十七頌》是無著賢論師用三十七個偈頌來濃縮出《入菩薩行論》的主要所詮,內容就是菩薩行,包括發心,六度等。

《入行論》釋:善說海 

作者:寂天菩薩 造頌 / 無著賢菩薩 著

 

入菩薩行論是說大乘修行者的道次第,有人讚它無論在印度或西藏都沒有比它更好的「既易懂又把所有口訣都放入進來的」論點。西藏四大教派都有自宗的道次第論典,就像菩提道次第廣論等,其實都是從入行論衍生出來的。總之,忙碌的生活中,無閒閱讀更多的經論,只學習入行論也足以讓自己成就佛陀的果位。

《龍樹親友書》釋:明義論

作者:尊者仁達瓦 ,譯者:洛桑滇增堪布 

 

龍樹阿闍黎所著的此論《親友書》,是針對樂行王等居士而寫的書信,用簡易的言詞來描述了大乘修行道次第。

 

此論中龍樹阿闍黎告訴樂行王:「你是國王,有很多國事要忙,沒有那麼多時間研習佛陀的八萬四千法門等,也沒有時間做更多的善事,但只要做到此論當中所述的要旨,就能成佛,成佛之後任運承辦利益有情的事業。」

 

《親友書》是大乘修行者的最愛,因此,對此的註釋非常多,其中《明義論》是仁達瓦宣努洛追所著,傳言:「中觀的最終依據仁。」仁是指仁達瓦宣努洛追,他對於中觀的註釋,是西藏論師們的中觀之燈與榜樣。

《解脫莊嚴寶論》

作者:岡波巴大師 ,譯者:洛桑滇增堪布 

 

一般而言,一切法包含在輪迴和涅槃當中,言輪迴者,自性空性、行相迷亂、性相現為痛苦。

 

言涅槃者,自性空性、行相已盡一切迷亂、性相解脫一切痛苦。誰在輪迴中迷亂?是三界中的一切有情。從何迷亂?是從空性中迷亂。由何因迷亂?由大無明迷亂。如何迷亂?迷亂於六道眾生的行境。迷亂如誰?如睡或夢境般迷亂。從何時開始迷亂?無始輪迴就在迷亂?迷亂有何過失?只受痛苦。 何時迷亂轉為本智?證得無上菩提時轉為本智。有否迷亂自然覺醒?是所謂「無 際輪迴」之義。

 

就如所說,此輪迴是迷亂、痛苦巨大、時間長久、沒有自然的解 脫,故從現在起要做證得無上菩提的努力。 若說:如此努力需要什麼?攝頌 諸位智者理應知, 無上菩提以六攝,因及所依和助緣,方便及果和事業,應知無上菩提的因、修行其之所依、勸導修行其之助緣、修行其之方法、成就其 之果、成就之後的事業。

 

次第說彼等:因為如來藏所依人身寶助緣善知識方法其教言果為佛之身無分利生業。

《宗義 • 善說典籍》

作者:薩迦班智達 ,譯者:洛桑滇增堪布 

 

《善說典籍》這個名詞是很有意思的,典籍是書函,因為這個典籍並不是要說明佛說的內容,這裡面要說明外道的書函、也說明佛教的書函以及各個宗派的書函,因為表達的就是宗義,因此,講外道的宗義時,必須拿出外道的典籍來解釋或研習。總之,《善說典籍》不只是說明佛教的典籍,外道或是一般世間的論也都包含在裡面。這比較難,原因就是「宗義」,要表達的是每一個宗派最頂尖的那一個見地,因此,你們有勇氣來學這個是很好的,可能讀完了之後,會感覺尚未有具體的了解, 可是,耳朵有福德聽見了、也有熟悉的感覺,將來讀到一些經論的時候,會知道這在《善說典籍》當中出現過,因而感覺到很容易認識的。

《牟尼密意顯明論》

作者:薩迦班智達 ,譯者:洛桑滇增堪布 


《牟尼密意顯明論》是薩迦班智達所著,也是熟於薩迦派的大乘道次第的一部論,就如入行論般,說明一個大乘修行者從開始到最終成佛並且行度化佛行事業的過程或方法。

殊勝讚 - 印度的遍知天和西藏的仁千秋〔珍寶〕

作者:脫准珠傑 ,譯者:洛桑滇增堪布 

 

所謂《殊勝讚》是對我們的導師,第四引導釋迦牟尼佛,做勝過外道的導師之讚。印度的智者,脫准珠傑精通四種婆羅門的能表〔能表是指四種外道的學系〕,被婆羅門敬為至尊。他信解薄伽梵的教言,然後針對佛陀薄伽梵著此讚文。

《辨中邊論》疏:莊嚴彌勒密意

作者:絨敦瑪畏僧格,譯者:洛桑滇增堪布 

 

在印度曾有二勝六莊嚴 (二勝:精通佛教最勝根本戒律學的釋迦光和功德光。 六莊嚴:裝飾南瞻部洲的六莊嚴,是精通中觀學的龍樹和聖天,精通對法學的無著和世親,精通因明學的陳那和法稱。)

 

其中無著到達多卛天,向彌勒請法,彌勒把屬於般若的經典之義結合於菩提道次第的說明之論為《現觀莊嚴論》。其修行的重要點,從許多經典當中引接而廣說的論典為《經莊嚴論》。特別說明止觀兩者的論為《辯中邊論》和《辯法法性論》。隨順中觀之見,最終成立一乘的論為《無上續論》。

 

其中《辯中邊論》有五個章節,性相之章、障礙之章、真性之 章、修對治章和無上乘章。

 

絨敦瑪畏僧格 1367─1449 對此作了《〈辯中邊論〉 疏:莊嚴彌勒密意》的疏。

阿毗達摩 -《量理寶藏論:第十品》

作者:薩迦班智達貢噶蔣讚,譯者:洛桑滇增堪布 

 

量理寶藏論是量學,都是在講邏輯,邏輯學是用來導讀經論,尤其是唯識和中觀的經論,必須經由邏輯學才能徹底瞭解,不然會是似懂非懂。

喻法 • 寶聚論

作者:博多瓦,譯者:洛桑滇增堪布 

 

作者簡介:博多瓦:所謂的博多瓦,是指番玉地方的一個地區,猶如博多般的山上建立寺廟而住在那裡,故稱博多瓦,真名為仁千薩有說是尊者言拉窘的化身,弟子們把格西用各種的譬喻來說法的這些編輯出一部論,稱為博多瓦之喻法。

 

於此有廣、中及攝略三,事先格西扎巴所為的攝略;之後格西札噶所為的廣說。之後界港總巴謝日多傑整合的中等,由此變成非常有名的「喻法 • 寶聚論」

Please reload

bottom of page